我們為什麼要注意資訊安全防護?根據iThome報導,每年都有多起資安重大事件,而2025年的資訊安全挑戰正變得更加複雜和多面向,AI、大量物聯網裝置的崛起以及雲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創新機會,也讓資安威脅層出不窮。駭客攻擊手法更加精準、攻擊規模更加擴大,從資料外洩到勒索軟體,企業面臨的風險從未如此巨大。面對變化多端的資安威脅,我們該如何因應這些挑戰?企業該如何制定資訊安全的防護策略和規劃預算的分配呢?
我們在文中除了分享常見5大資訊安全威脅與對應資安防護措施,也蒐集了2025年最新的資安趨勢提供給大家參考。
資安精選內容:
- 資訊安全是什麼?
- 資訊安全具備要件有哪些?
- 5大資訊安全威脅與資安防護措施
- 2025資訊安全重點,面對AI趨勢,資安該如何?
- 2024資訊安全重點,企業須留意AI發動
- 2023資訊安全重點回顧
- 優良的資安防護業者須具備哪些條件?
- 資訊安全成功案例分享
資訊安全是什麼?
資訊的定義
首先要了解資訊是什麼?才能知道如何歸類資訊管理的方法,再進一步對資訊進行保護。
各種的資料彙集成資訊,對個人來說從姓名、生日、電話、地址到身份證字號、銀行帳號都是專屬於你的資訊。
對企業來說,則是公司、客戶資料、高層管理階層、金流紀錄、專利技術等,若上述資訊被有心人士掌握越多,影響及風險也就隨之擴大。因此,個人或企業都必須具備保護資訊的觀念,並執行對應的防護措施,以降低遭受惡意攻擊的風險。
資訊安全定義
透過剛剛舉例,我們發現部分資訊可以公開,但具有機密性的資訊,不適合公開,更不能被篡改,所以要刻意地進行保護及控管,避免重要資訊在未授權下的情況下,被無意或惡意地被讀取、使用甚至是變更等狀況,而對資訊進行保護、授權使用、維持資訊的機密性、確保其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機制或技術,我們通常稱為「資訊安全」,通常簡稱為「資安」。
資訊安全管理3原則
這三個原則是資訊安全管理的基礎,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個人層面,所有的安全策略都應圍繞這三大目標設計:
- 機密性:資料只能讓有權限的人看到,防止被偷看或外洩。
(像對資料增加密碼或設定只有自己能讀取的權限。) - 完整性:確保資料不能被竄改,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及唯一性。
(像檢查資料有沒有被動手腳,確保資料原封不動。) - 可用性:確保能隨時取用資料,不會輕易因為系統當機或設備異常而受影響。/span>
(像備份資料,防止設備損壞造成資料遺失。)
資訊安全具備要件有哪些?(軟體、硬體、資料)
1.硬體安全
硬體設備故障的發生,往往會伴隨著資料遺失及毀損,而硬體故障的原因很多,除了溫度、濕度、老化外,也需要考量電力不穩或天災的因素。透過定期檢視的硬體設備狀態,隨時備份重要資料,以及設置備用電源或不斷電系統等等,可降低硬體故障機率。
硬體設備是非常明確的目標,當有心人士直接接觸到硬體設備時,就有機會竊取或破壞資料及資訊造成,如何適當地將硬體設備與外部做隔離,也是資訊安全防護規畫中必須具備的措施。
- 硬體資安防護重點如下:
– 防災(地震、水災、電力不足等)
– 防竊取
關於硬體安全的資訊安全防護,除了自行建置完善的機房環境外,尋找專業且可靠的機房代管業者,能有效節省許多支出,並降低維運與人力成本。
2.軟體安全
隨著資訊時代來臨,人們透過軟體技術將硬體的效益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軟體包括的範圍很廣泛,從電腦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應用程式到網站系統等,現今在工作及生活中我們已經非常依賴各種軟體來完成工作,因此當軟體環境被駭客入侵或因感染病毒等異常狀況時,對我們的影響也會非常巨大。
- 軟體資安防護重點如下:
– 防駭客
– 防病毒
3.資料安全
不論哪個時代,資料保存都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過去可能會透過圖書室,保險箱等措施來保護資料,只要特定地點進行保護就能達到防護的效果。
而現今許多的資訊及資料都以數據的方式存放在不同的媒介上,例如個人會將資料存放於電腦的硬碟中或USB隨身碟,而企業則會將資料放在檔案主機中或來儲存設備裡,這些資料一旦被竊取、損壞或者遺失,對於個人及企業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更是成為資訊安全的一大隱憂,因此我們對於各種的資料處理,應該抱著謹慎態度去面對。
- 資料資安防護重點如下:
– 防災 (地震、水災、電力不足等)
– 防病毒
– 防盜竊
常見5大資訊安全威脅與資安防護措施
我們還可以將資訊安全細分成如下資訊安全種類,進一步採取合適的應對措施。
1.網路安全
是指針對連接網路裝置、網路中傳輸的資訊、利用網路運作的軟體及透過的服務,這些項目的安全都包含在網路安全範圍內,有心人士會透過對網路的侵害,來達到竊取敏感資訊,癱瘓裝置、軟體或服務等,進而製造出個人的身份被盜用與詐騙,甚至是企業的重要資料被竊取或無法正常營運等問題。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
面對DDoS攻擊的主動式DDoS緩解服務、MDR威脅偵測應變服務、網管監控服務、資安顧問諮詢、資安防護架構規劃。
2.系統安全
電腦系统或者網站系統的安全,會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隱藏於其中的缺陷也隨之浮現或被發掘,這些缺陷我們通常稱之為漏洞,而漏洞的存在將使得系统和資料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授權機制都面臨有心人士的威脅。針對系統安全,通常會透過對漏洞進行管理作為應對措施。
漏洞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定期進行資安檢測,如系統弱點掃描,並以風險為依據排定補救措施優先順序。此外最好隨時檢測資訊環境中是否存在異常的網路行為,以提前發現漏洞。
3.應用程式安全
上述說明中有提到軟體安全中包含了應用程式安全,而應用程式玲瑯滿目,更與生活也息息相關,從文書作業、訊息的傳遞到商業的交易都有應用程式的存在。我們需要了解如何避免有心人士從應用程式的運作中,找出潛藏的漏洞,進而用以侵害個人隱私,財產甚至是人身安全。
因此使用者必須留意且重視正在使用的應用程式之來源、發佈應用程式的單位或組織是否主動地檢視程式的安全性,並在整個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內保護程式避免威脅迫害。降低網路犯罪者找出並利用應用程式中的漏洞來竊取資料、智慧財產以及機密資訊等行為。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
定期資安檢測(網站弱掃、原始碼檢測、App認證)、資安顧問諮詢、資安防護架構規劃。
4.資料加密及身份認證授權
在資料安全上除了確保資料的保存外,也要考慮到資料被竊取的可能性,目前有許多的機制及技術能對資料進行加密,讓非經授權的有心人士無法識別及解讀,萬一發生被竊取時,可以藉此增加對資料的保護能力,降低損害。
近期頻傳的勒索病毒也是對資料保護的嚴重考驗,過去單純保護資料不被竊取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種惡意行為,必須採取新的資安思維及防護技術來保障資料。
現今的生活中,已不再需要到特定地點辦理,使用網路就可以執行,大大地增加便利性,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確保身份認證的授權身份、資料的管理及使用。近
年來國際間提出許多相應的規範與認證,政府單位、金融機構服務及企業網站,可以參考或遵循國際標準或國家規範,來保護及使用民眾的資料。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
防勒索雲端儲存服務、資安憑證(SSL憑證)、資安顧問諮詢。
5.雲端安全(雲端運算安全)
所謂的「雲端運算」與傳統電腦系統及架構不同之處,雲端運算是一定要透過網際網路來使用可共享的軟、硬體資源之運算技術。
由於雲端運算是依靠著網路來實現,並且能將架構中的軟、硬體及應用程式,以共享的方式提供給不同用戶使用,因此在討論雲端運算安全時,必須將網路安全、系統安全、應用程式安全及資料加密安全及身份認證授權等條件一起考量,所以一個可靠且值得信賴的雲端運算環境必須同時具備多個面向的安全能力。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
專業可靠的公有雲服務、自建雲服務、混合雲服務
2025資訊安全重點,面對AI趨勢,資安該如何留意?
1. AI帶來的資安變革
AI正快速改變網路資訊安全的格局。在風險方面,企業廣泛使用AI工具如ChatGPT,無意間可能會將檔案數據上傳,造成機敏數據暴露風險增加。
駭客可利用AI技術進行更精準的網路釣魚和惡意軟體攻擊,甚至規模較小、無需具備高深專業知識的犯罪組織也能借助AI發起大規模攻擊。AI的深度偽造技術在社交媒體詐騙中愈加逼真,威脅企業與金融交易安全。
另一方面,許多企業亦採用AI應用在資安防護上,以即時優先處理威脅、自動偵測威脅並減少誤報,藉此提升安全團隊提升應變效率。
AI的雙面性使得未來的資安攻防更加複雜且急需因應,所以AI資安在2025年是所有企業要留意的重點!
2. 雲端與物聯網的資安挑戰
預計2025年物聯網裝置數量將達到320億台,因此確保這些互連系統的安全變得至關重要──攻擊者恐利用安全防護脆弱的物聯網裝置,入侵雲端網路。此外,2025年駭客將繼續瞄準雲端錯誤配置和不安全的API,這些仍是雲端環境中的首要弱點。
而雲端資安技術將引導市場,協助企業在彈性且安全的環境下持續創新與提升競爭力,例如新興的雲端原生安全平台(CNAPP),能使多雲環境的保護更加完善
3. 零信任機制的落實
隨著物聯網設備與行動裝置在2025年的普及,網路威脅和攻擊面大幅增加,零信任架構成為資訊安全的核心策略。零信任架構強調「不信任任何人或設備」,即使是內部用戶或已連接的設備,也需經過持續驗證和監控。物聯網設備通常因資源有限而缺乏完善的安全機制,導致成為攻擊者的目標。
零信任架構可以實現細微的存取控制與動態威脅偵測,確保每個設備和數據受到保護。未來,零信任將是數位轉型與網路安全的基石。
4. 日趨嚴格的資料保護法規
全球法規正日益重視資料安全,對企業資料儲存和備份設施的要求也愈加嚴格。新法規和標準,如ISO/IEC 27040和NIST SP 800-209,強調數據完整性和災難復原能力。
此外,歐盟的數位營運韌性法案(DORA)針對金融業,要求具備更強的韌性以應對安全威脅。企業因此需持續更新資料保護系統,以確保合規並避免高額罰款。
2024資訊安全重點回顧
1. AI人工智能的潛在資安威脅
2023年問世並爆紅的生成式AI應用 Chat GPT,可以用於甚為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生成文字、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多種任務。然而AI應用是一把雙面刃,雖然科技的躍進推動各產業技術創新,也變淪為駭客攻擊的新型武器。
根據 Gartner 的數據報導,到2026年,將有80%的企業將採用AI。而現在駭客也會透過AI像是ChatGPT 來優化惡意軟體、比如影響郵件資安的釣魚電子郵件內容,調整出更強大的演算法用以竊取憑證,或者製作出假以亂真的影片來進行攻擊。
這類將AI武器化的現象將資安威脅的強度再度增大,而AI的濫用為網路犯罪者提供更多樣性的攻擊手段,更將造成資安防護的嚴峻挑戰。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郵件安全防護
2. 勒索軟體的網路攻擊將越加氾濫
過去幾年全球勒索軟體攻擊急遽增加,主要原因為網路犯罪服務化的盛行,將讓這類攻擊的實現上較為簡單,而且現在有心人士可以很輕易就能取得各式各樣的攻擊軟體和洗錢管道。只要有工具,任何的產業、個人或組織,不限規模都可以成為攻擊目標,再加上豐厚的贖金誘因,使得越來越多網路犯罪者都投入了這類型的攻擊。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Secure Drive防勒索雲端儲存、EDR端點安全防護
3. 因政治衝突及重大事件引發的資安風險
俄烏戰爭、加薩衝突及中美角力等地緣政治動盪的狀況將延續至明年,這也使得駭客激進主義行動,在網路攻擊的佔比將持續增加,而且這些行動可能有許多是由國家支持,而台灣民意代表選舉、美國大選和巴黎奧運這些重大活動,也會吸引許多駭客組織的參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造成擾亂和破壞的DDoS攻擊行動以及利用重大活動進行的社交工程攻擊。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郵件安全防護, DDoS防護
4. 針對關鍵產業基礎設施及供應鏈的威脅將加劇
隨著越來越多互連技術的出現與應用,關鍵基礎設施及供應鏈產業的設備聯網狀況大量增加,網路犯罪者必然會從中發現新的威脅機會,我們預計網路犯罪者將會積極尋找利用這些底層的連網設備進行攻擊的可能性。
而一次對基礎設施的成功攻擊,就可能輕而易舉地就破壞了關鍵產業的基礎設施與供應鏈,如石油、天然氣、交通、公共安全、金融和醫療等。
-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資安檢測、EDR端點安全防護
2023資訊安全重點回顧
面對變化多端的資安威脅,企業該如何制定資訊安全的防護策略和規劃預算的分配呢?我們將2023年的資安趨勢整理成以下4類提供給大家參考。
1.層出不窮的各種類資安攻擊手法
隨著IoT、5G、AI等各類新興技術快速地發展,與之相關的網路資訊安全威脅變化與攻擊頻率也愈加頻繁。如有漏洞或未及時修補的問題,非常容易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
2.資安人才資源的短缺
隨著許多商業行為與業務都更加依賴數位化及網路化,網路和資訊安全也越發重要,要有效的應對各類型資安風險與駭客攻擊,就必須具備專業的資安人員及防護工具,因此資安人才將會是重要的資源。
3.因地緣政治連帶的資安風險
近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國都頻繁透過資訊戰來影響局勢的發展,而台灣與中國的兩岸關係也很容易隨時事而產生變化,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台灣的資訊設備遭受網路攻擊的事件比過往更高出約23倍;因此政治因素帶來的資訊安全風險也是必要的考量因素。
4.持續進化的法規監管
在過去幾年,世界各國對於個資的保護越發重視,因此監管要求不斷地提高,包括處理資料隱私的法律,更加重視資料保存與使用上的安全性。所以企業更需留意自身的資安規範是否能持續合規。
優良的資安防護業者須具備哪些條件?
資安領域涵跨範圍廣泛加上目前服務商玲瑯滿目,一般的使用者很難自行判斷何謂可靠且合適的服務商,我們可以透過幾個層面來挑選。像是是否取得國際認證、服務商是否有專業資安人才之認證、以及過往執行的資安相關專案等來判斷。
數位通國際擁有20年的資料中心維運與雲端導入實戰經驗,連續六年榮獲政府認證之共採雲端服務供應商,並與眾多國內外知名資安廠商合作。
擁有BSI英國標準協會ISO 27001、27011資訊安全驗證以及ISO 27017& ISO 27018雲端服務安全管理認證。定期培訓專業資安人才,已取得逾百張相關檢定證照。
針對企業現有的環境進行資安檢測、即將佈建的系統架構進行資安諮詢,提出相關的資安防護計畫,透過一站式的資安規劃與7×24即時技術支援監控,企業可全面性地保護資訊環境。
資訊安全成功案例分享:
- 台南成功大學
其中的校園食材平台專案,該平台收錄全國國中小學、高中、大學,超過1千所學校的每日午餐資訊。
採用的資安服務:網站弱點掃描、行動App檢測 ,以符合國教屬(公部門) 資安法中的「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辦法」 - 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服務中心
以「綠色、智慧、永續」工業4.0時代智慧園區為願景,優先引進低污染、低排放產業進駐,打造智慧空氣品質、水資源、路燈、影像辨識等數位監測系統。
採用的資安服務:資安健診、滲透測試,以符合資安法中「資通安全責任規範」對八大關鍵基礎領域中的高科技園區之資安要求。 - 台北醫學大學
檢視校園內部系統安全,為防範駭客入侵與攻擊。
採用的資安服務:網站弱點掃描。 - 好物市集
尋找台灣在地好物,農產品、特色小物、地方美食、小吃等,透過此平台,讓好東西更為人知。
採用的資安服務:資安健檢、弱點掃描。
相關新聞報導:
好物市集聘請數位通國際針對網站進行資安健檢,內容包含:掃描伺服器、網站弱點,以及所有員工的電腦,員工與供應商的帳號密碼全面更換,持續對網站資安進行各式維護與升級防火牆,年關將近,將投注更多資源與心力防止詐騙案再度發生。(新聞連結)
數位通國際 資訊安全服務介紹:
若您需要任何關於資訊安全方面的服務,歡迎來電或填寫諮詢表單,我們會盡快請專人與您聯繫:
- 瀏覽介紹:資安檢測服務
- 客服專線:0800-880-668
- 客服平台:資訊安全服務線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