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化转型下的营运韧性 备份备援策略不可少

数位化转型下的营运韧性 备份备援策略不可少
数字化转型下的营运韧性 备份备援策略不可少

在企业与公部门推动数位转型的过程中,云端服务已从采用趋势转为营运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然而,近年天灾、火灾与网路攻击事件频率增加,使得备份与备援的重要性愈加凸显。10月初南韩一座国营资料中心因锂电池起火酿灾,导致大量伺服器受损、数百项政府服务瞬间中断。由于缺乏外部备份机制,约十九万名公务员使用的云端系统资料全数毁损,多年行政资料无法复原。仅仅几天前,美国一家知名公有云业者也发生大规模当机事件,造成多个国际网站与应用程式服务中断,包括串流平台、速食连锁品牌与航空公司线上系统等。这些事件都再次提醒企业与公部门,若能事先规划完善的备份与异地备援方案,便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恢复服务,避免单一事件造成长期营运中断与系统瘫痪。

数位通国际技术顾问邱华利指出,目前台湾多数企业仍以「资料备份」为主要防护手段。备份可因应误删、硬体故障与小型灾害,协助快速还原,降低营运影响;但「异地备援」需额外投入较高预算,企业是否导入多半取决于系统等级与资料价值,因此评估周期相对较长。在实务上,金融交易系统、政府平台、医疗资讯系统、工控设备、制造产线,以及企业核心 ERP、CRM 等系统,都属于不可中断业务,即使成本较高,也必须建置异地备援以确保营运连续性。

数位通的异地备援依复原速度与架构可分为「热备援」与「冷备援」两类。热备援透过双站同步提供最小停机时间,成本较高;冷备援则类似远端备份,较具成本效益但需较长复原时间。数位通可依企业需求提供多种类型的备援架构,部分方案的最小 RPO 可达 5 分钟,有效降低停机冲击。不过在实务导入上,来源端与目的端的环境必须一致,否则无法顺利完成备援设定,因此企业在规划时也需要评估技术条件与营运支出。

在资安与合规方面,数位通的服务通过 BSI ISO 27001、27011、27017、27018 及 CSA STAR Level 2 等国际级资安验证,技术团队亦持有数百张专业证照,并获 VMware、Veeam 云服务商认证。同时,透过 IPSec VPN、L2VPN 等加密机制,确保资料传输安全。相较于传统自建备援中心,云端异地备援不仅能以低 RTO/RPO 支援快速复原,也能将资本支出转为营运支出,有效降低成本;且具弹性,企业可依业务高峰或淡季调整资源,灵活因应不同阶段的营运挑战。

备份与异地备援不只是技术部署,更是企业营运韧性与信任管理的一部分。若能妥善规划,可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冲击,确保服务不中断,同时维护使用者与合作伙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