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是什麼? 台灣企業算力用途全攻略 - 數位通

AI算力是什麼? 台灣企業算力用途全攻略

AI算力是什麼? 數位通國際

AI算力是什麼? 數位通國際

AI時代來臨,AI算力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資源。它不僅關乎模型能否順利訓練與推理,更決定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台灣企業而言,如何取得穩定、彈性又具成本效益的算力,已成為共同課題。本篇將帶您快速了解 AI算力 的價值、產業用途,以及企業在選擇解決方案時不可忽視的重點。

AI算力精選內容:

AI算力是什麼?與一般算力有什麼不同?

「算力」是指電腦進行資料處理與計算的能力。傳統算力主要應用在文書處理、商業數據分析或一般伺服器運算,而AI算力則更專注於大規模資料處理、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與推理。

AI算力的特徵:

  • 高度平行運算 (GPU/TPU等晶片能同時處理數千甚至上萬的任務)。
  • 對浮點運算效能 (FLOPS)要求極高。
  • 必須兼顧高速記憶體與儲存,以支撐龐大的AI模型與資料集。

換句話說,一般算力解決日常需求,AI算力則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驅動力。

算力有哪些種類?

當企業在思考如何取得AI算力時,常見的種類主要有三種:本地算力、雲端算力,以及邊緣算力。

  • 本地算力 (On-premises)

企業自行建置伺服器與GPU叢集,適合高度客製化與敏感數據的場景,例如金融、醫療。優點是數據安全與可控性高,但投資與維運成本昂貴。

  • 雲端算力 (Cloud Computing)

透過GWS CLOUD、AWS、Google Cloud或本地雲供應商如GWS AI Cloud租用GPU/AI算力,具備彈性、快速啟用、按需付費等優勢,適合需要靈活資源的AI訓練與推理任務。

  • 邊緣算力 (Edge Computing)

在 IoT、智慧製造、車聯網等場景,將AI算力佈署在靠近資料來源的邊緣設備上,減少延遲並提升即時決策能力。

AI邊緣算力應用 數位通國際

常見AI算力應用

AI算力的需求正在全面滲透各產業,從企業內部效率提升到對外產品創新,都離不開強大的運算支撐。以下整理出主要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 代表案例 算力需求 產業影響
生成式AI與內容創作 ChatGPT、MidJourney、語音生成 大型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需要龐大GPU算力進行訓練與推理 行銷、設計、媒體產業加速內容生產與創意發想
智慧製造與工業 4.0 機器視覺檢測、品質控制、預測性維護 邊緣算力+雲端AI,用於即時影像辨識與設備故障預測 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製程良率
金融科技 智能投資顧問、風險控管、詐欺偵測 高速數據運算與AI模型推理,處理即時交易資料 提升金融安全性,強化個人化理財服務
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  AI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基因數據分析 需要高效能GPU與大規模資料處理,支撐深度學習模型訓練 加速臨床決策,推動精準醫療
零售與電商 智能客服、個人化推薦、需求預測 即時分析消費行為與交易數據 提升顧客體驗、促進銷售轉換
智慧城市與公共服務 交通流量監控、能源管理、公共安全 邊緣運算搭配雲端算力,處理大規模即時數據 改善市民生活品質,強化城市韌性

為什麼台灣企業搶算力?

台灣身處AI產業鏈的戰略位置:擁有台積電、輝達(NVIDIA)等晶片製造與生態系優勢。

對企業來說,搶占AI算力就是搶占未來市場:

  • 競爭優勢:算力越強,AI訓練速度越快,產品上市時間越短。
  • 數據主權:確保資料存放於本地或合規雲端,降低風險。
  • 產業升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都依賴AI算力。

因此,AI算力成為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必爭資源。

不過,光是知道要搶算力還不夠,企業更需要理解如何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AI算力解決方案?

在台灣,企業取得AI算力的主要方式大致分為四種:

1.優化現有設施:優化現有IT基礎設施以滿足AI算力需求。

2.自建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選擇自建AI算力基礎設施,掌握更多控制權。

3.公有雲租用:企業使用雲端服務商提供的AI算力平台,成本效益高。

4.第三方AI算力合作:與第三方AI算力供應商合作,彈性調整運算需求。

瞭解可以從哪些管道取得AI算力外,企業還需要回答核心問題:AI算力應該放在哪裡運行?

地端vs.公有雲vs.混合雲

企業在導入AI算力時,首要考量的就是基礎架構要放在哪裡?

1.現有環境/自建數據中心(地端):高投資、高可控性,適合長期固定需求與敏感數據場景。

2.第三方/公有雲GPU租用:快速、彈性,適合短期專案或需要隨時擴充的企業。

3.混合雲:結合兩者優勢,兼顧安全性與彈性,是台灣企業日益普遍的選擇。

當企業決定了基礎架構的方向後,接下來要思考如何在不同服務之間比較價格與品質?

AI雲端算力 數位通國際

GPU算力租用:價格與SLA

在雲端與在地雲供應商的選項中,GPU算力租用通常採用依時數計費的模式,例如H100、H200、L40等GPU卡種。

企業在評估時,不僅要看單價,更要關注:

  • 價格彈性:能否依專案需求彈性調整。
  • SLA (服務水準協議):涵蓋算力可用率、故障問題回應速度以及技術支援品質。

不過,價格與SLA僅是基本條件。對於需要長期投入AI發展的企業來說,更全面的評估標準 才能確保算力投資的穩健與持續性。

選擇AI算力服務的三大標準

除了成本,企業在挑選AI算力服務時,還應考量以下三大面向:

  • 可擴展性:能否隨需求快速擴充GPU與儲存。
  • 安全性:是否符合個資法、GDP等規範,保障數據主權。
  • 技術支援:是否具備7×24小時專業團隊支援。

當這些條件都納入考量後,市場上有哪些服務能滿足需求?這時GWS AI Cloud就是一個值得企業信賴的選擇。

GWS AI Cloud一站式服務 助企業啟動AI算力

特色包含:

  • 最小0.25 GPU切片單位,按需彈性調用
  • 豐富GPU規格 (H100、H200、RTX 4090、L40s等)
  • 隨開即用的AI開發環境,從2週縮短為1分鐘啟動
  • 自動化MLOps提升部署速度10倍
  • 大幅降低啟動成本,適合預算有限的中小型企業
  • 本地數據中心與國際節點,兼顧數據主權與低延遲
  • 全天候技術支援,確保AI專案不中斷

AI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透過靈活的租用方式,企業可以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算效率。數位通國際GWS AI Cloud近期已協助台灣數發部數位產業署雲高科技、泰國KMUTNB大學等企業,打造各自專屬GPU AI算力平台,提供企業足夠且可高效穩定運行AI應用的算力,同時滿足零信任架構、面對DDoS攻擊進行防禦、雙因子認證等多項資安需求。

透過GWS AI Cloud,企業不僅能專注於核心業務,也能確保AI專案具備持續擴展與快速迭代的能力。當企業選好了合適的算力解決方案,未來發展是否只看效能就夠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永續與環境責任也成為新的關鍵。

AI算力未來趨勢要如何走向綠色永續?

隨著AI模型日益龐大,算力需求持續暴漲,能源消耗也成為挑戰。未來AI算力的趨勢將聚焦於:

  • 高能效GPU/ASIC:提升每瓦運算效能。
  • 液冷/浸沒式冷卻:降低資料中心碳排放。
  • 綠色雲端:結合再生能源供應,打造低碳算力。

AI算力與綠能永續發展

對企業而言,選擇兼顧效能與永續的AI算力,將是未來ESG與競爭力的關鍵。

因此,AI算力的選擇不只是技術投資,更是企業在智慧時代與永續發展中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決策。

若您需要任何關於AI Cloud方面的服務,歡迎聯絡我們,取得企業專屬 AI 算力建議方案,數位通國際提供您相關AI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