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提升雲端市場需求
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普及,物聯網、工業4.0等加速發展,國際企業對於巨量資料的儲存與運算需求更為提高,帶動全球雲端服務市場大幅成長。近年來,國內企業也紛紛提高對雲端應用服務的需求,但在挑選雲端供應商時則大多傾向採用國外服務,如亞馬遜、微軟、Google等,台灣雲端服務業者則相對顯得弱勢。
國外雲端服務商具市場規模,前五強全球市佔過半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雲端服務商市佔排名,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以31%居冠,第二名是微軟(Microsoft)9%,接著依序是IBM 7%、Google及Salesforce各佔4%;其中又以亞馬遜、微軟及Google三大廠年增率(YoY)最為顯著。全球電子商務大廠亞馬遜最早進入雲端服務市場,以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為主,推出價格實惠的網路儲存與運算服務,讓使用者不必砸重金自建硬體資料中心(data center)、儲存設備,就能依需求彈性活用及部署資源系統,更專注於經營核心業務。
在地雲端產業面對國外大廠的挑戰
許多開發者、新創公司和企業機構都採用AWS服務,包括剛在台灣推出串流影音服務的CatchPlay、拓展海外版圖的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等,藉以增強基礎設施能力、服務品質與穩定性,創造更佳的使用者體驗。
至於微軟Azure、Google雲端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則是緊追在後,在雲端服務市場也各佔一席之地。儘管Google目前市佔落後亞馬遜、微軟,但近期加入串流音樂服務Spotify、蘋果(Apple)等客戶,將有助加快成長步伐追趕對手。台灣雲端產業待扶植,盼政府帶頭走向世界舞台。
亞馬遜、微軟及Google雲端服務遍及全球,近年來更接連以繁中化服務進軍台灣,迅速吸引更多台灣企業機構採用。不過,這樣的情勢對台灣在地雲端服務業者而言,推廣業務時將面臨更多挑戰。
服務在地化 技術零時差
數位通國際雲端業務處處長邱昱中表示,國外企業較早投入發展雲端服務,擁有廣大國際市場與知名度,加上技術成熟、資源資金充裕、資料中心全球據點多,還有價格等多方面優勢,相形之下,台灣雲端服務業者不論是技術、知名度或市場規模,都與國外廠商有些差距,但服務在地化,能隨時提供技術支援,及時解決問題的優勢,國外大廠也無法做到。因此希望政府機關單位及國內企業在考慮導入雲端服務時,能優先考慮採購國內雲端供應商的服務。
儘管台灣雲端服務業者有其創新獨特性,但光靠單打獨鬥、偶爾透過展會提高能見度,成效仍是相當有限。邱昱中認為,政府針對台灣雲端產業發展,缺乏實質協助與推廣策略,台灣業者必須憑自己的力量做出口碑,其實相當不容易。倘若政府能大力扶植雲端產業、帶頭採用台灣在地雲端服務,並積極推動經濟部工業局認證,提高國內企業機構使用意願,相信能對產業環境有所改善。
數位通國際在台深耕雲端運算服務16年,一路走來對產業現狀有著深刻體會。邱昱中表示,公司憑藉累積多年的資料中心維運經驗,加上全年無休7×24客服支援,在台灣市場穩扎穩打做出口碑,除了軟體通過工業局認證、上架政府雲端採購平台外,也爭取到一些海外客戶。目前數位通國際機房內有多家國外電信業者進駐,包括美國AT&T、Sprint、英國電信(BT)、德國T-Mobile、日本NTT;澳洲海纜業者 Telstra、電訊盈科PCCW等,足見台灣雲端服務也擁有相當實力能與國外雲端服務商相抗衡。
「希望政府能做為領頭羊,主動積極採用在地雲端業者的服務。」引領國內企業支持台灣的雲端供應業者。邱昱中表達在地業者的心聲,缺乏政府具體輔助政策,難以發展台灣未來雲端服務市場契機。